跨境侵權案頻發,又有賣家被罰數十萬美金!快來看看吧
從平衡車到指尖陀螺,再由婚紗禮服到國產羽絨服等等,一個個現象級的跨境電商爆款產品背后,有賣家賺得盆滿缽滿,也有賣家因“爆品”賠的傾家蕩產,對于出口電商賣家而言,該如何把握被舉報投訴侵權類問題,避免被他人抓住把柄被罰款數十萬美金,快和吉茂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跨境電商侵權問題
“愛本是泡沫~如果能夠看破~有什么難過~!”在抖音快手席卷的今天,這首鄧紫棋的泡沫大家應該多多少少聽過,那不知大家有沒有聽說過近來歌手鄧紫棋的解約改名風波呢?
據悉早在14年9月,鄧紫棋所在經紀公司就以“鄧紫棋”這個藝名注冊成了商標,而且還發布了注冊公告,使用期一直到2025年,而且在這場解約風波中,經紀公司強勢宣布,這個名字是公司所有的,所以在解約后鄧紫棋如果再以“鄧紫棋”之名進行一些商業活動、影音授權,很可能會被公司告上法庭。
而在我們跨境電商圈中,也常有此類糾紛發生,各大電商平臺都表態對侵權產品零容忍,賣家們一旦中招,輕則店鋪被關、資金被凍,影響店鋪信譽,重則還要惹上官司糾紛,巨額賠償。
在跨境電商圈中,產生侵權問題的主要有以下幾點:
版權:通常指侵權作者的著作權,這類侵權發生在中國賣家身上較少;
商標權:指的是未得到產品品牌官方的正規授權,擅自使用對方的商標或logo。從“小豬佩奇”“Miffy(米菲兔)”等,侵權風波不間斷;
發明專利權:指賣家在未經允許的情況下擅自生產銷售別人發明的,或是申請了專利保護的產品;
外觀設計專利權:是指對產品的形狀、圖案或其結合以及色彩與形狀、圖案的結合所做出的富有美感并適于工業應用的新設計。外觀設計是指工業品的外觀設計,也就是工業品的式樣。一般情況下,外觀專利有60%以上相似就會被視為侵權。

貓爪杯
誰都怕遇到麻煩,那么如何有效避免跨境電商侵權呢?
想要不侵權,要從供應商這個源頭抓起。同事注意取得品牌商標的正規授權,在listing中、店鋪名中也要注意不能帶有他人注冊的商標、不能使用容易誤導買家的品牌名稱。
1.保證供貨渠道正規。
很多產品侵權,是出在貨源供應鏈這個環節上,選擇供應商的時候,要嚴格考察對方的生產能力、生產資質,杜絕仿品和假貨。如果產品上有別人家的商標,要做到先在商標網站上進行查詢,如果發現該商標有效且主體并非你的供應商,同時該供應商又無法給你提供授權書。建議不要銷售該產品。
2.要取得品牌商標正規授權。
如果你賣的是某個品牌的產品,刊登listing之前一定要先拿到品牌商標的正規授權。有一點各位賣家需要重點注意:品牌授權只有商標持有人才有資格,代理商是沒有資質給賣家授權的,而賣家只有取得商標持有者的正規授權,才能合法使用商標。
3.避免使用他人名牌名稱。
從優化listing的圖片(用原創圖)、文字描述,到標題和search terms里的關鍵詞,都不能帶有他人的品牌名稱。此外,店鋪名不能帶有他人注冊的商標,也不能使用容易誤導買家的品牌名稱。
許多跨境商家都了解自個的商品侵權行為,但為了方便賺美金愿為挺而走險,等接到了小紅旗才追悔莫及,四處找解決方案。并且如今amazon審批規章制度愈來愈嚴,略微不特別注意就將會賬戶被封、資產扣滿,由于一點兒短期內的蠅頭小利那樣瞎折騰,最終吃大虧的還是自個。
如果您對跨境電商感興趣,歡迎來吉茂社區與大家討論這個問題!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吉茂學校微信:(jimaoxuexiao) 每天為您推送最新、最熱干貨!
下一篇: 香港跨境電商怎么玩,有哪些優勢,怎么注冊香港跨境電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