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容易被跨境電商賣家忽視的稅收風險問題
在我們所從事的跨境電商行業中,賣家們談及稅收話題比較多的是海外國家的VAT增值稅問題,以亞馬遜歐洲站五個國家為主,英國、德國、法國、意大利、西班牙,這里還得再多加一個瑞典,瑞典也是最早對國際小包征收VAT稅收的國家。也就是說如果你想在亞馬遜歐洲站開店,面向歐洲五國以FBA方式銷售產品,注冊VAT是必然條件,并且注冊已經不再是早期的英國這一個國家,而是全部五個。然后,按照五個國家的本國vat稅收政策,按月或按季度進行申報繳稅。
其中,英國VAT稅率20%(年銷售額低于23萬英鎊可以按照低稅率7.5%執行,英國稅務海關總署官方文檔)按季度申報,一年需要申報4次;而德國稅率為19%,每月一次,再加一次年度申報,全年共13次;法國稅率是20%;意大利稅率則為22%,瑞典25%。
目前, 有些亞馬遜賣家會通過單獨申請英國VAT,按照7.5%的稅率執行,將英國年度銷售額控制在23萬英鎊以下,德國10萬歐元,法國、意大利、西班牙控制在3.5萬歐元以下,然后利用多賬號方式跟賣自己的產品,達到合規目的。
但隨著英國脫歐不確定性日益加重,脫歐后的VAT也不確定是否仍然可以在歐盟區內適用。最近,有些賣家又收到了亞馬遜官方的郵件通知,要求在8月31日前填寫歐洲五國VAT號,否則賬號將被關閉,相關貨物將被移除。歐盟國家的VAT問題已然非常嚴峻,這不是演習,已經迫在眉睫。前段時間,英國、德國嚴查VAT,近千個亞馬遜德國店鋪因未提交VAT稅號被關閉,也有賣家賬戶中的數十萬歐元資金及庫存被凍結。
其中,瑞典從3月1日已經開始對來自非歐盟國家的郵政小包征收161瑞典克朗的增值稅和手續費,也就是說,如果你面向瑞典客戶銷售產品,通過中國郵政小包或者e郵寶方式郵寄產品,那么你的客戶在收到包裹時則必須高達161瑞典克朗(約120元人民幣)的額外費用,當然,客戶也可以選擇拒收退回產品,而其中的損失則必然由賣家承擔。比如下面這張圖,即是瑞典當地買家從郵局提取小包時額外支付的賬單。
經營跨境電商,如果不把合規問題當回事,忽視稅收風險,那么賬號被關、凍結資金、查封庫存可能是早晚的事情,還是未雨綢繆為妙。
在跨境電商行業,似乎稅收問題比較多的出現在海外國家征收上面,那么國內是不是就不需要納稅了?這個話題有些敏感,從目前了解到的情況來看,大部分中小賣家所經營的電子商務公司每月都以零申報為主,即使是賺的盆滿缽滿也極少會涉及到稅務問題。只是極少部分規模較大,或者有計劃上市的企業會重點關注財稅問題,會請專業財務團隊規范化處理這些事情。
最近有兩個話題比較熱鬧,一是某明星涉嫌稅務違規問題,二是國稅地稅合并進入倒計時,預計8月完成。
首先說下第一個,明星話題歷來是老百姓們茶余飯后的談資,再加上那些仇富心態、戲子誤國論,這事越描越黑,當然,實際情況有可能真的就是這么黑,或者說有過之而無不及。不過,談資歸談資,看事物不能只看表面,要透過現象看本質。整件事情其實是給我們所有人都上了堂稅法普及課。
2000年,劉曉慶因為涉嫌偷稅熬過422天的牢獄生活。但那已經是18年前的事情了。今天的法律也進行更改。2009年,刑法修正案對偷稅罪進行了修改,初次違法免罪,只需補繳應納稅款和繳納滯納金。也就是說此前沒有受到過逃稅處罰,那么其行為很可能不會構成犯罪。如果受到過二次以上行政處罰仍逃稅的,則可能被判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這種法律看似較以往寬松了許多,實際上也是出于保護納稅人。
坦白說,中國稅法的普及遠遠不夠。很多納稅人甚至就是稅法法盲,本身并不知道哪些該繳稅,哪些不必繳稅。當然,你也可以試著問問自己,什么是個人所得稅?起征點是多少?什么是小規模納稅人?什么是一般納稅人?通用稅率是多少?能否抵扣?什么是企業所得稅?稅率又是多少?勞務報酬所得和工資薪金所得的區別在哪里?等等。咱再舉個實際點的例子:抽時間幫人做了一些事情,收到一個3000元的紅包,要不要繳稅?要繳多少?
如果你能全部正確回答出上面的這幾個基礎稅法問題,恭喜你,你絕對是百里挑一,千里挑一的知法懂法的納稅人,向你表示敬意。別急,我們再回到上面這個紅包例子,到底要不要繳稅,繳稅多少。這次就讓我“冒充”一個非專業稅法普及專家來回答這個問題。答案是:需要繳稅,前提是勞務所得。應納稅額440元,詳細解釋如下:
也許你會說,紅包滿天飛,從來不交稅。是的,不交稅不代表沒有稅。首先明確一點,個人之間派發的現金網絡紅包,不屬于個人所得稅法規定的應稅所得,原則上是不征收個人所得稅。而如果是通過勞務所得或者偶然所得,就會產生個人所得稅。但是,即便是這樣,也極少會有人主動去繳納個人所得稅。一方面是個人對稅法的理解不同,很大一部分人是真不知道會有這個稅,而且也不愿意更不會主動去繳納這個稅。所謂的民不舉官不究,習慣默許成自然。
這話題似乎和跨境電商賣家關系不大,別急,如果你是新賣家,打算注冊一家公司從事跨境電商業務,一些基本的稅法知識和稅務核查常識還是需要掌握的。
作為熟悉套路的跨境電商賣家,用公司身份在平臺上開店后,通常會利用第三方支付服務商收取平臺上的外幣資金,然后再將外幣資金兌換成人民幣提現到國內個人銀行賬戶。比如利用以國內公司身份開設的payoneer賬戶,收取亞馬遜、wish、lazada等海外平臺的貨款,payoneer是允許直接將公司賬戶資金提現到國內個人賬號。payoneer是美國公司,操作流程與規則由自己決定,自然也不受中國法律約束。這一點,國內亞馬遜平臺和paypal則嚴格許多,如果是以公司名義開設的賬號,資金只被允許提現到公司的對公賬戶。比如Paypal公司賬戶上的外幣資金,可以通過連連支付兌換成人民幣后提現到國內對公賬戶,但個人銀行賬戶則是不被允許的。
那么說說對公賬戶的一些基礎知識。理論上每一筆進入對公賬戶上的資金都必須講清楚說明白,這里就得請會計做賬了。按照稅法規定,對公賬戶收到平臺款項后,雖然可以不開發票,但必須要記入銷售收入,由專業會計記賬核算利潤和稅款,用收入-成本=利潤,有了利潤就得交企業所得稅,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減按20%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也就是說,進入對公賬戶的錢,要說清楚是什么錢,過多的收入,也可能意味著需要繳納更多的企業所得稅。
也許你會問,我不說不就行了么?不需要你說,查查你的對公銀行賬戶流水就清楚了。這里就得提到企業的基本戶和一般戶的區別,以及查賬征收和核定征收是怎么回事。
關于稅收方面還有很多基礎知識是需要每一位企業主都應該了解和掌握的,比如發票方面的問題、年度清算匯繳,和稅管員打交道,有些事情你可以不必親自去做,但必須自己有所了解。
歡迎來吉茂社區與大家討論這個問題,同時預祝大家生意興隆。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吉茂學校微信:(jimaoxuexiao) 每天為您推送最新、最熱干貨!
責任編輯:朱秉桂
文章素材源于互聯網
下一篇: 2018年跨境電商平臺中哪幾類產品銷量增長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