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電商平臺如何選品-亞馬遜案例(其他跨境平臺可借用)
亞馬遜選品是塊大內容,方法多種多樣,如果細說的話怕是大家也不愿意看,于是吉茂小編從網絡上搜集整理了選品要點,其中以亞馬遜為優,針對廠家、大型貿易商、中小型貿易商進行解說一下,希望能幫助大家。
選對產品都可以降低運營難度和失敗率,最終目標是盈利。例如很多傳統工廠想轉型,雖然有貨源優勢,但未必現有產品就適合所選站點,也應通過選品的方法一步步去驗證,然后再決定是否推廣現有產品,或者依據收集回來的數據對現有產品進行改良。下面吉茂小編把常用的跨境電商選品方法分享給大家,主要通過基本選品邏輯、操作方法、使用工具和實際案例四個維度來闡述。希望對各位跨境賣家有所啟發,拋磚引玉。
一、 選品邏輯(基本思路)
無論我們現有一款產品,還是要去貨源大海里找一款產品,根本目的都是要通過在亞馬遜銷售從而獲取利潤。那么,以下幾個問題就尤為重要:
1. 在亞馬遜銷售到底要扣除多少運營成本?凈利潤在多少合適?
2. 產品種類那么多,如果資金充足,應該在哪個垂直品類上發力?
3. 基于現階段這個產品的市場競爭程度,現在進入后還能不能分得一杯羹?
4. 如何查看競爭對手的產品銷量?目標排名的日銷量是否符合自己的預期?
5. 產品還有多久的生命周期?
6. 現有產品的基礎上,做哪些可負擔的優化才能脫穎而出?
7. 某些產品美國站好賣,要不要去日本歐洲搞一搞,新開的站點要不要搞一搞?
8. 產品從哪兒購買?第一次買多少合適?
二、具體方法
1. 確認所選產品有合理利潤且經過市場驗證
⑴選擇經過市場驗證的產品,除非做了十分詳盡的調研,否則不做小白鼠
⑵如何測算利潤
a、合理利潤區間:
合理的利潤空間可以給后面運營留出資金支持,一般而言,海運產品的利潤在30%-40%;空運產品的利潤在20%-25%;
產品的采購成本,如果有廠家優勢能做到15%以內,如果是貿易商也不要超過30%,否則很難推成爆款。這里提醒大家,一定要繞開有品牌壟斷的產品,我們很難與他們強大的品牌影響力和超低的產品成本抗衡。
b、測算方法:
下面是我自己的成本核算表頭,里面“其他運營費用”暫時不算,上架后當計算實際凈利潤時再加進去,這里包括很多不確定的支出,比如退貨費用,長期倉儲費等
其中需要使用“FBA費用計算”工具(https://amzn.to/1HOEml5)來計算FBA及傭金費用。
測算方法:將目標ASIN填入后直接點擊Calculate,即可算出此產品FBA及傭金費用。
也可以從http://www.amz123.com/進入,amz123里面有亞馬遜海量實用工具。
2. 選擇平臺扶持的類目會更有優勢
⑴選擇方向:
亞馬遜品類十分豐富,平臺為了保障每個品類都能有好的銷量,每年會對一些品類進行重點扶持,如果你是這個品類的工廠,有些招商經理甚至會主動找上門。18年到19年的品類加速器計劃涵蓋以下幾個品類:汽配,消費電子,家居,廚房用品,消費品,服飾,鞋靴。這些品類具有高持續增長,高潛力的特點,大家可以重點留意。另外,像美妝護理和個人防護類中國賣家參與度相對低,但需要很多認證。我最早在日本做了一款按摩眼罩,算是打了個護的一個擦邊球。我們一般查榜單排名或測試產品都是在最細分類目下操作,最細分類目就是我們常說的小類目和精準類目,所以要提高對精準類目的敏感度
⑵如何尋找類目:
方法一:
a、通過關鍵詞搜索(例:女士太陽鏡),點擊最相像的產品
b、然后產品頁下翻到這個位置,找到精準類目點進去
c、四個箭頭依次代表一級類目,二級類目,三級類目,四級類目(精準類目)
方法二:
通過搜索框直接一級一級搜索,一定搞清楚每個類目都是什么意思
⑶類目審核
產品是否需要類目審核,只需上架前將相似在售產品的ASIN在后臺進行搜索即可,如果有發布限制的,就按照所需資料去請求批準,如果有不懂的就在線咨詢。一般很容易通過,去年賣過一款汽配產品,大概前后用了一周就通過了。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在亞馬遜上所提供的任何資料都不能作假,否則分分鐘賬號去世。
3. 什么樣的競爭程度可以參與
⑴精準類目下前10名中,超過1000個review的少于5個
⑵使用3-5個核心關鍵詞,搜索出來的BSR少于5個
以上數據并不是絕對的,但review和BSR的數量基本反映了一類產品的競爭程度,這些大賣們入場早,銷量大,供貨商,服務商和物流商資源都比我們新入場選手有優勢得多,如果我們正面去剛,人家稍微降降價,甚至給你甩幾個差評就把我們搞死了。
4. 什么樣的銷量比較理想
⑴如何測試競爭對手銷量
a、使用JS工具測試月銷量
b、使用“數據脈“工具測試日銷量
c、使用加入購物車最大數量,第二天庫存相減方法測試日銷量(目前很多賣家設置加入購物車上限,無法看到庫存)
需要注意的是,我們使用過的所有第三方軟件,無論價格高低都沒有完全精準的,所得數據作為參考使用。所以如果為了讓數據相對更準確,需要多渠道測試,并且多測試幾款產品和多個排名位。還要注意測試時間段是否有進行秒殺活動,或者是在節假日期間。如開學季辦公用品銷量會勐增,圣誕節禮品類產品銷量會比平時高等。不建議新手一上來就做節假日產品,庫存節奏掌握不好容易導致庫存積壓。
5. 通過谷歌趨勢查詢產品趨勢和生命周期,明確何時入場
⑴如何查詢產品趨勢
使用谷歌趨勢工具:http://trends.google.comImage title
搜索3-5個關鍵詞,看目的國家的趨勢,可選擇周期
⑵如何對選品進行分析
a、觀察趨勢曲線,找出此款產品的淡旺季,如果全年都在50以上的產品最好
b、根據銷量開始增加的月份,提前部署運營。至少要在高銷量月份前1個月就開始訂貨,避免等你的貨到庫了,也到了淡季了。
c、觀察多年的趨勢走勢,避免選擇趨勢下降的產品
6. 了解已有產品痛點,針對性優化才能脫穎而出
⑴了解已有產品痛點的方法
使用“評論采集器”工具,將目標產品評論進行采集,數據量根據類目實際情況采集200-500條。我們都知道,好評的真實率遠遠低于差評,雖然也有同行惡意競爭,但相對可參考價值更高??偨Y出差評中頻率最高的點進行針對性優化
⑵優化的方向有哪些
a、價格做差異化
b、在符合成本的基礎上,將包裝和外觀顏色等方面做優化,更滿足目標國家消費人群的喜好
c、每單打包銷售個數的差異化
d、從差評中選除最大痛點,做功能上的優化
e、在說明書,售后卡片,贈送小禮品等方面提升服務質量
需要注意的是,日本人特別注重細節,所售產品一定要配說明書,我的按摩眼罩供貨商只提供英文說明書,我找了本地人進行翻譯,并且增加圖文使用說明和注意事項,并且在顏色上使用了日本人喜歡的素色,粉灰色,因此得到了一個十分珍貴的VP好評。
7. 根據自身情況選擇適合的站點
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我的站點都開了,但上產品的只有美國和日本。
亞馬遜一直以來最大的銷量仍然并且必然還是美國站,但同樣這兩年競爭也異常慘烈。建議如果沒有貨源優勢和優秀運營能力的賣家要謹慎入坑。對于大型賣家和工廠,亞馬遜去年啟動制造+項目,有專門的招商經理對接,如有此優勢可深入了解;
從去年開始,行業內一直流傳19年要大力扶持日本站的說法。但日本站的銷量一直不算大,在日本成家的同學告訴我大部分日本人的采購習慣還是線下,部分日本人認為亞馬遜的產品大部分國外制造,質量沒有國產好,線上采購的多是價格較低的產品。我當時做的產品均價在2500日元,最好排名在小類目第3-7名,最高日銷量是活動日50多單,平時日均銷量12單左右,比美國站銷量低很多,大家參考。
歐洲站因為VAT的稅務問題,阻擋了一些怕麻煩人的腳步,這在去年也算是機會。但目前競爭也很激烈,最好選擇一些高品質的剛需品。我去年也注冊了VAT,還怕出問題特意花了高價,結果一年也沒有選到合適的產品,5000多塊錢打了水漂。所以建議大家在沒有十分明確產品前不要急著注冊VAT,下證時間很快。也不用費心思去找吹XX的服務商,同樣的效果我的朋友只花了3000。
印度站是去年年底炒的非?;鸬囊粋€站點,因為龐大的消費群體和較高的線上消費習慣而被關注。幾乎每個沙龍和培訓現場都會提到。但因為購買力低下,所售產品價格十分低廉,利潤很低,所以我也沒有入場。
加拿大站、澳大利亞站主要就是出單量少;新開的中東站點,如果有優勢產品仍有機會,這里不再進一步展開。如果大家有興趣后面也可以進一步探討。
8. 首次測試產品不要貪多
我的教訓是首次測試的產品不能貪多,即使通過各種理論驗證,發現了一個很有優勢的產品,最終還是要讓市場說話。首批測試產品最好不要超過100件,如果貨值高的就再減少數量。否則發現產品和市場一言不合,庫存就會積壓會到讓你懷疑人生。
其他:按以往經驗,在亞馬遜上銷售采購價十幾元,售價十幾美刀的產品是最幸福的。但目前這種產品成了紅海,要花很大的心思去尋找。能夠和大家有差異的,是貨值較高利潤也較高的產品,但小賣家一定要謹慎,要把自己的基本功磨練好,還要有貨源優勢。如果沒有采購門路,那采購貨源的地方一般就是1688,還要經常去跑優質展會。和供貨商拿貨時盡量講價,講到極限了,再聊聊賬期,當然首次拿貨一般不會跟你聊賬期的,但也為后面拿大貨做個鋪墊。
不知不覺關于亞馬遜選品的內容接近尾聲了,實在是因為根據以往經驗,選品是一切的基礎,如果選品多次失敗會讓人有挫敗感,而且會損失不少銀子,所以務必要重視!
歡迎來吉茂社區與大家討論這個問題,同時預祝大家生意興隆。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吉茂學校微信:(jimaoxuexiao) 每天為您推送最新、最熱干貨!
責任編輯:朱秉桂
文章素材源于互聯網
下一篇: 亞馬遜新手開店-上傳第一個listing信息(方法可套用于其他跨境電商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