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些年姐夫是把亞馬遜定位為“科技公司”,勵志要利用高科技產品來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所以Kindle就是一個十分好的產品,Kindle 節省下來大量物流能力和倉儲,惠及其他業務,不在短期掙錢,旨在鋪設虛擬物品管道,鞏固主業。賣電子書,硬件不掙錢的,是 Amazon 自己的增量式創新。
??????亞馬遜在推出每項產品、服務前,都會從三個角度評定:
1) 選品 – 是否更豐富;
2)價格 – 能否更低;
3)便利 – 能否更便捷;
??????Kindle在這三個方面給出了完美的答案。
??????????1)選品:網上書店較之于實體書店,最大的優勢就是更豐富的選品,也就是所謂的“長尾”。Kindle將這種“長尾”效應進一步發揚光大。所有的紙質書,不管曾經多暢銷,總有一天會面臨停止印刷的命運。但是Kindle電子書永遠不會停印。
??????????2)價格:暢銷書Kindle版基本比紙質書便宜50%,非暢銷書也平均便宜25%左右。還有很多版權已過期的書在Kindle上完全免費。
??????????3)便利:從購買方式上講,Kindle電子書幾乎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地點購買,而且10秒鐘后即可得到。從閱讀體驗來講,你可以在電子書上隨意做筆記、搜索相關類容,視力不好可以放大字體等。
????????從便攜性講,你在旅行中若有一個Kindle,基本上就有了一個”隨身圖書館“。
??????有人說有了Kindle電子書,Amazon就不需要和出版機構合作了。這完全是個誤區。事實上,有了電子書,Amazon與出版社的合作至少和從前一樣重要。幾個原因:
??????1)在美國,幾乎所有的出版社既擁有作者的紙質版權,也擁有他們的電子書版權。Amazon要得到一本書的電子版權,必須通過出版社。Kindle電子書的定價也完全是由出版機構定的。
??????2)出版社通常會給發布的新書提供附加值,比如內容整合、編輯、宣傳等,Amazon有理由愿意和他們合作。
??????3)亞馬遜有一項服務叫”自我出版“ (以前叫DTP,現在叫KDP- Kindle Direct Publishing)。個人作者和出版社都可以直接在這個平臺上發布電子版書,Amazon為他們提供銷售平臺。
??????????一共兩個因素,這里是個人意見,不喜勿噴。
??????在1997年有一個人提出這個便攜式電子書閱讀器的想法,便來找亞馬遜投資,那時候的姐夫對這個十分感興趣,便說了一句話:我可以幫你,但以后我對這個的融資有一票否決權,預防被競爭對手們搶奪。之后這個人就去找了亞馬遜的競爭對手,因為錯誤的發展戰略這個想法就銷聲匿跡了。一直到十年后的Kindle問世。
?
??????兩個原因:
??????第一、在2003年,蘋果公司的iTunes侵占了亞馬遜在音樂市場的份額,直接打響了亞馬遜在影音書的第一槍,如果杰夫不快速改變現狀的話,那喬布斯的iPod就完勝亞馬遜的紙質書籍;為了市場份額,蘋果是Kindle誕生的最大原因之一。
??????第二、2004年杰夫受到一個啟發,當時柯達剛剛停產膠片相機,并開始走向衰敗,其實柯達早在70年代就已經發明數碼相機,只因膠片的利潤非常高,所以投資人們不想去承擔投產風險。所以亞馬遜不想成為柯達。便改變紙質書籍創造Kindle?!叭绻桓淖儸F狀,不去挑戰創新,就是葬送自己的企業?!边@是姐夫說過的話。說到這里,阿里巴巴在這一點上是和亞馬遜有相似之處的,哈哈,那就是支付寶呀!
??????今天的內容就講到這里,關注吉茂跨境電商中心,吉茂小編跟大家分享更多有趣的創業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