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往年的新聞報道中曾出現跨境電商(外貿)行業占全國GDP總額多少多少,同比增長多少多少,接著就一度火熱起來;國家政策也開始趨向于跨境電子商務行業,跨境電商行業除了大家熟知的亞馬遜、Wish、eBay、速賣通以外,還有很多,吉茂小編這里就不一一列舉,今天小編就聊一下亞馬遜全球開店需要注意的那些事情。
隨著亞馬遜加大了招商力度,一大批賣家(傳統市場、國內電商、微商、工廠等)爭先恐后的入駐到亞馬遜平臺上,伴隨著噩耗就是:帳號被封了,資金被凍結了一系列問題。甚至有些賣家會問自己:我這個行業真的適合做Amazon嗎?給自己提問題是一種好的人生思考方式,但不妨先聽小編講講再去審視這個問題。
第一:確立身份和市場角色定位。
確立自我身份是最基本的問題,不同的身份在跨境電商市場上的責任是不同的。下面是吉茂小編認為在跨境電商市場上的兩個重要角色;
工廠:生產制造產品,同時為自己的產品注冊相對應的品牌,同時培養長久發展路線。
貿易公司:扮演的角色多種多樣,例如:為工廠代運營、與工廠合作供銷、貼標加工自我品牌、只在平臺上賣貨。
在亞馬遜平臺申請帳號時,平臺更喜歡有生產制造背景的工廠,當然也喜歡公司企業。在注冊帳號時被拒絕的情況是很多的,吉茂跨境電商學校有很多會員都會通過我們進行帳號注冊,實行亞馬遜全球開店,同時還可以得到區域經理的支持,更容易上平臺活動。對于不同的亞馬遜站點,我們也有人才輸送,需要小語種的業務員那都不是事,勵志讓中小賣家的跨境電子商務之路越走越遠。
第二:產品類別
在Amazon平臺上產品對應的大類是有限制的,目前受限類目有十大類,小編分別列舉一下:1.汽車配件/摩托車&ATV;2.服裝、飾品和行李;3.收藏書籍;4.娛樂收藏品;5.工業和科學;6.珠寶;7.鞋類;8.體育收藏品;9.玩具和游戲(僅假期內審核);10.手表類。除此之外的產品類目都可以常規申請。Amazon是以產品為導向的平臺,換句話說就是它并沒有很明確的店鋪概念也不需要你大量鋪SKU來獲得流量與曝光,但是,你的SKU數量將會影響到你選擇的Selling Plan,即你是個人賣家還是專業賣家。
第三:如何管理供應鏈
供應鏈主要以自發貨和海外倉,現在國內的國際快遞這么發達,只要路線選擇得當自發貨就輕松容易解決了。做跨境電商最重要的就是海外倉,亞馬遜的海外倉對于亞馬遜來說,重點就在于FBA (Fulfillment by Amazon,亞馬遜提供的代發貨業務),FBA是根據產品的尺寸和重量來對產品進行判定,之后再根據產品的所在級別來核算FBA快遞費用。這里大家前期先小批量投放海外倉測試市場,同時要考慮好倉存成本和爆品風險。
第四:亞馬遜平臺規則
亞馬遜平臺的規則具體說小編也說不上來,但是我知道,懂亞馬遜運營規則的,肯定是一個很牛逼的運營人員,最起碼的他對產品的定位、組合、定價、推廣、買家體驗的拿捏是有度的,熟練程度都歸結到工作經驗,還有平時對亞馬遜平臺規則的積累與運用。吉茂小編這里還建議下大家,第三方軟件工具可以使用,但不要用他去操作店鋪,如果你是刊登產品或者是操作郵件什么的,能直接在后臺的,切勿用第三方;亞馬遜平臺現在對帳號的安全檢測力度是加大了的。
第五:站外引流和Amazon賣家聯盟需要做嗎?
站外引流,就是借用谷歌、youtube等流量大的平臺進行流量轉化,讓更多的人群能直接在亞馬遜上購物,這個是推薦做的,但只適合中大賣家,因為這個需要投入一定量的成本,還需要好的PPC運營人員,必要的話,還需要建立屬于自己品牌的獨立站,方便流量轉化之類的。這里還有facebook、社區、推特等一些社交媒體平臺。
Amazon賣家聯盟說白了就類似于國內的阿里媽媽平臺,利用引流的方式去垂直發展自己的品牌和自營電商的發展。省去了做廣告的錢,這個引流方式也是很適合中小賣家的。其實,賣家聯盟分享就可以獲得收入,所以在各大社交網站上都會做很多的引流,而亞馬遜對這些站外引流的產品也給予了更多的流量支持。這是一環扣一環的,所以要做亞馬遜賣家聯盟對自己的產品推廣,對亞馬遜的規則了解都是一個非常重要。
總的來說把,亞馬遜平臺是可以的,就是規則多,但都是用來限制那些想走捷徑、偷取蹊蹺的人,如果你注意了大家都注意的問題,那么你基本上不用擔心帳號被凍結的事情,一心做好平臺就可以了。哦對了,還有一點,就是侵權的問題,簡單提一下,但凡和國外影視作品內相關的商品,都盡量不要接觸,很容易侵權。
]]>隨著跨境電商平臺的競爭越演越烈,各大平臺上的中小老國際賣家逐漸力不從心,伴隨著行業競爭的加劇,越來越多新賣家的入駐平臺,只感覺到舉步維艱。新進入的賣家也并沒有感覺到平臺中的訂單紅利,而處在一種進退兩難的地步,而且,讓跨境電商逐漸演變成國內電商。
如果只是跨境賣家之間單純的競爭,都可以通過尋找自身的優化和產品的改進方面來提升自己的競爭力,但是大家更多的壓力來自于平臺官方,比如亞馬遜在旺季到來之前凍結了一大批賬號,現在又有不少賣家收到下面的這封郵件:
You may no longer sell on Amazon.com because of rights owner complaints about items that infringe their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Funds will not be transferred to you but will stay in your account while we work with you to address this issue. If you have any open orders, please ship them.
You can see your balance and settlement information in the Payments section of Seller Central. If you have questions about those, please write to payments-funds@amazon.com.
Please email pq-review@amazon.com with the following supporting documents: — Copies of invoices, receipts, contracts or delivery orders from your supplier issued in the last 90 days. The quantity of items shown should match your inventory.
— If you are not the brand owner, provide a complete set of documentation to prove a valid supply chain.
— If you are the brand owner, provide a copy of the brand registration certificate, and business license or personal identity card.
— Any additional details you would like us to know.You can send .pdf, .jpg, .png, or .gif files. These documents must be authentic and unaltered. You may remove pricing information, but the rest of the document must be visible. We will maintain the confidentiality of your supplier contact information.
If you do not send the required documents within 17 days, we may not allow you to sell on Amazon.com.To learn more about our policies, search for “Amazon Anti-Counterfeiting Policy” or “Intellectual Property Violations” in Seller Central Help.
To talk to someone about this email, ask our Seller Support team to contact you https://sellercentral.amazon.com/hz/contact-us/performance.
在郵件中,亞馬遜告知賣家,因為有客戶投訴賣家銷售的商品侵權,賣家的銷售權限將被移除, 如果賣家需要申訴,需要提供90天內的采購單據、發票等,如果賣家自己不是品牌商,需要出具授權書和代理合同等證明,如果賣家自己是品牌商,需要提供商標注冊證書,營業執照或注冊人身份證等,以上材料必須在17天內提供,否則將被永久移除銷售權限。
面對這封郵件,很多跨境賣家既驚愕又無奈,本來用心經營的賬號,卻偏偏遭遇這么一遭。
但不管怎么說,對于遭遇此種情況的賣家,還是需要認真分析積極應對的,畢竟,亞馬遜此次封號事件,在一定程度上是批量進行的,難免有一些賬號屬于躺槍,或者情節輕微資料齊全可以救活的。
對于正經歷此事件的賣家,吉茂小編我能夠給出的建議就是,盡可能全面的提供上述資料,盡量真誠且詳盡的寫明自己的經營狀況,然后以完備的申訴資料去申訴。
對于所有的賣家,我們應該看到事件背后的深層原因,當原本以優質可靠著稱的亞馬遜平臺被各種Made in China的品質良莠不齊的貨品所充斥,當越來越多的亞馬遜老用戶開始用腳投票出走亞馬遜,平臺祭出整頓的大旗也是在所難免,雖然在整頓難免會有錯傷,但從平臺長遠的發展來看,這樣的措施還是必要的。
大家可能會遭遇到一段時間的受限,但是出現這種情況不能坐以待斃,要盡量申訴,而目前還沒有出現這種情況的賣家也不能幸災樂禍,整頓是波及到整個平臺,如果有任何不規范操作都可能會殃及到,提高警惕尤為重要。
對于亞馬遜來說,整頓是必要的,只要大家誠信經營,遠離侵權,不刷單,用心來做店鋪,相信應該是可以躲過這次整頓的。
]]>跨境電商是近幾年興起的行業,主要是在主流跨境電商平臺上進行線上交易,方便快捷的進行著外貿交易;但隨著營銷套路的多樣化,便衍生出這種現象。
店鋪內有一個高銷量的產品,并且價格低廉,且還包郵。這種情況在國內的淘寶天貓平臺很常見;但隨著跨境電商的興起,這個營銷套路也轉至亞馬遜(Amazon)平臺、eBay平臺、速賣通平臺、Wish平臺等跨境電商平臺,這種現象無疑給很多新手買家提出了一個問題:國內賣家在跨境平臺售價一美金還包郵的產品真的有利潤嗎?
吉茂小編個人認為:對于部分大賣來說這是一種營銷模式,但對大部分賣家來說,這是在擾亂市場,并且是從眾多商家中脫穎而出的方式與方法,總體來說不贊同。這種方法無論是在跨境電商還是在國內電商或是線下的各大商場中,都有出現過,可能大家遇到是某一低價促銷產品吸引眼球,然后店鋪人氣起來之后,就會帶動店鋪內其他產品的銷售,本質作用是大同小異的。
線下商場店鋪就不多說,今天只談電商平臺。他們通過1+1等低單價產品吸引消費者進入產品頁,再在詳情頁內引導進入店鋪,從而二次刺激消費者在店鋪中購買店鋪內其他高客單價的產品,進一步獲取更高的利潤。這就是他們最真實的目的。但是低客單價的商品要想做起來也無非是在打造一個爆款,因為這個單品要控制數量、時間短、產品質量、貨運速度等因素,當然啦,這些要控制的因素都是可以花錢解決的,花錢都解決不了的就是做出這么一個爆款。
???????? 大賣的目的不僅是利潤,還有品牌營銷。
?
???????? 有實力的公司與大賣家們為了推廣自己的品牌,會選取低客單價的產品進行品牌植入。這不僅僅是眼前的利益這么簡單,而是為了后期公司上市,或者已經上市了的公司創造出更大的價值。做老板的都知道,想要把自己的品牌推廣出去,是要付出很大代價的。
????????
???????? 小編我是偏向于中小微賣家的,那么遇到這種情況我們不能去跟風哦,尤其是低客單價賣的很火的單品。為什么總是有的,小編總結了三點,能理解就欣然接受,不能理解小編我也不攔著你,畢竟沖動是魔鬼啊。
???????? 第一點:低客單價產品利潤低,銷量高,還要保證產品的質量與包裝質量,這期間的人力物力是一筆非常大的開銷,自己衡量一下要多少打包配貨員就知道有多恐怖了。
???????? 第二點:跨境電商要講就速度,他們為了品牌市場肯定會選擇平郵或者發海外倉,對我們來說是不明智的選擇。
???????? 第三點:大賣的目的是推廣品牌,而小賣呢?折騰半天賺不到錢,資金周轉也很吃力。
???????? 不知道吉茂跨境電商學校小編這篇文章有沒有解決大家的這份疑惑呢?喜歡的話還希望大家轉發給身邊做電商的朋友們,適合的套路可以引用,不適合的套路一定要了解哦。
???????? 小編有話說:這種現象在國內電商中是大賣們做引流爆款的方式之一,在跨境電商平臺中是供應鏈公司或大賣們喜歡測試市場的方式之一,在線下商場中則是讓消費者記住你的店鋪位置和賣什么的為主。
(編譯|吉茂跨境電商學校 朱秉桂)
【版權提示】吉茂跨境電商學校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提供版權疑問、身份證明、版權證明、聯系方式等發郵件至admin@ywjimao.com,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